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外科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测量后路寰枢椎融合手术对颈椎矢状面参数的变化,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评估。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寰枢椎脱位病例18例,男8例,女10例,年龄25~72岁,平均49.6±13.7岁。所有寰枢椎脱位患者均行单纯后路复位C1~C2固定融合术,随访时间为5~17个月,平均7.4±3.7个月。测量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枕颈角(C0~C2角)、下颈椎前凸角(C2~C7角)、颈椎前凸角(C0~C7角)、颈椎矢状面轴向垂直距离(C2-C7 sagittal vertical axis,C2-C7 SVA)、C1~C2角、T1倾斜角(T1 slope,T1S)、颈部倾斜角(neck tilt,NT)和胸廓入口角(thoracic inlet angle,TIA)等颈椎矢状面参数。在末次随访时,术后C2~C7角比术前减小的病例归为下颈椎前凸曲度减小组(5例),而术后C2~C7角比术前增加或不变的病例纳入下颈椎前凸曲度增加组(13例)。采用卡方检验做下颈椎前凸曲度减小与性别、年龄(以60岁为界限)、术前T1S(以25°为界限)、术前C2-C7 SVA(以15mm为界限)、术前TIA(以70°为界限)、术前C2-C7角(以20°为界限)、术前C0-C2角(以20°为界限)、术前C0-C7角(以45°为界限)和术后C1-C2角(以20°为界限)等临床因素相关性的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对术后下颈椎前凸曲度减小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C0~C2角分别为21.6°±16.4°和28.3°±8.6°、C2~C7角分别为15.3°±12.9°和16.4°±11.1°、C0~C7角分别为36.8°±19.7°和44.9°±13.2°、C1~C2角分别为12.4°±17.6°和17.5°±7.3°、C2~C7 SVA分别为13.4±14.7mm和15.1±11.7mm、T1S分别为22.8°±8.2°和23.5°±7.3°、NT分别为50.8°±9.5°和51.9°±8.9°、TIA分别为73.6°±11.1°和75.4°±10.0°,以上这些颈椎矢状面参数在术前与末次随访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两组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的颈椎矢状面参数进行比较,前凸减小组的术前C2~C7角明显大于前凸增加组(27.6°±10.5°vs 10.5°±10.5°,P0.05),余参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单因素卡方分析显示术后下颈椎前凸曲度减小与术前C2~C7角≥20°有关(χ~2=4.923,P=0.02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C2~C7角≥20°并不是独立危险因素(OR=0.147,P=0.225)。结论:后路寰枢椎融合术后有可能发生下颈椎前凸曲度减小,而术前C2-C7角≥20°是术后下颈椎前凸曲度减小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对后纵韧带骨化(OPLL)症或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入路及术式选择一直存在争议,近年随着手术技术、手术器械、影像学及神经电生理技术的发展,其入路及术式选择再次成为争论焦点。本期编辑部邀请了在该领域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几位专家,就前入路、后入路及前后联合入路或术式选择问题进行了讨论。专家们以亲身临床实践为基础,以其治疗结果为依据,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重点阐述了不同入路和术式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并就其适应证选择、禁忌证、手术风险、手术费用及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估等方面做了论述,具有很高的参考性。希望各位同道阅读后,能结合自己的临床资料做出总结,或提出问题讨论,以便今后以循证医学准则做出结论,更好地推动其外科治疗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寰枢椎脱位或称为寰枢关节脱位,是指寰枢椎间的稳定性受到破坏,寰枢关节失去正常对合关系而导致严重临床症状的一种病理解剖状态。寰枢椎脱位在国内及国际上有很多分类方法,国内应用最多的是根据其疾病进程及严重程度,分为不稳定(通过体位改变即可复位)、可复性(颅骨牵引可复位)、难复性(牵引无法复位需手术松解复位)及骨性脱位(骨性融合)。近年来枕颈交界区疾患诊断与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针对寰枢椎脱位的临床和基础研究逐渐深入,脊柱外科同道对于寰枢椎脱位的认识也愈发全面。但是对于难复性及骨性寰枢椎脱位的治疗目标仍存在较多争议。以往多认为寰枢椎的完全复位是外科治疗的终极目标,因为完全复位后延脊髓的压迫会得到彻底解除,颈椎的力线也会恢复正常。这无疑是正确的;但由于疾病的病理解剖学因素限制实在不能达到完全复位怎么办?临床工作中因追求通过手术达到完全的解剖复位而导致神经损伤甚至截瘫的临床教训时而有之。对于难复性脱位有必要为追求完全复位冒完全性截瘫的风险吗?部分复位可行吗?不复位、单纯减压是否可行?是否必须行风险较大的前路松解术?后路松解是否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单一入路或前后联合手术应如何选择?针对上述争议,我刊特邀部分专家围绕该内容展开讨论,以期为寰枢椎难复性及骨性脱位的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腰椎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目的:探讨腰椎融合术后影响相邻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2009年1月~2011年1月因腰椎管狭窄症行腰椎后路融合手术患者109例,其中男39例,女70例,年龄24~79岁,平均54岁。门诊随访2~4年,平均3.4年。测量术前融合节段角度(fusion angle,FA)、融合节段头尾端相邻节段角度(proximal angle,PA;distal angle,DA)、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融合与非融合相邻节段移位距离(slip distance,SD)等参数。以术后2年时站立位X线片相邻节段滑移≥3mm定义为ASD,将患者分为退变组(A组)和非退变组(B组)。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密度、融合节段数等。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比较两组间各指标的差异,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ASD的影响因素。结果:A组18例(16.5%),B组91例(83.5%)。发生ASD患者均为融合节段头端相邻节段退变。A组患者术前LL为29.8°±12.5°,B组为32.4°±11.2°;A组SS为31.5°±12.1°,B组为37.4°±13.4°;A组FA为18.3°±9.0°,B组为14.8°±10.5°; A组PA为6.8°±3.2°,B组为7.2°±5.2°;A组PI为42.3°±9.8°,B组为49.9°±9.8°;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密度、融合节段数及DA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I与ASD发生率有显著相关性(P<0.05),SS、LL、FA、PA与ASD发生率无相关性(P>0.05)。结论:在腰椎融合术后影响ASD的诸多因素中,过小的PI值可能是导致ASD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骨质疏松大鼠尾椎局部注射辛伐他汀刺激成骨的效果,探索疏松椎体局部给药,重 点强化,预防脆性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36只3月龄雌性SD大鼠双侧卵巢切除后加低钙饮食3 个月,制备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实验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分别在实验大鼠的第5、6、7尾椎 内(C5-C7)单次注射空白载体、辛伐他汀溶液1mg、2mg。分别在术后12天及24天每组随机处死半数大鼠(n=6 )并取材。Micro-CT扫描并定量分析骨组织形态改变、骨生物力学测试研究骨骼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 辛伐他汀局部注射后仅12天辛伐他汀注射组骨微结构参数如骨皮质厚度、骨小梁 密度及连接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椎体力学性能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24天效果依然明显。结论 骨质疏松大鼠尾椎单次注射小剂量辛伐他汀(1mg与2 mg)可快速、强效地促进皮质骨形成及骨小梁改 建,改善骨骼微结构,提高骨强度,可作为强化局部、防治椎体骨质疏松骨折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骨质疏松骨骼局部注射辛伐他汀刺激成骨的效果, 探索疏松骨骼局部给药预 防脆性骨折的治疗方法。 方法36 只3 月龄雌性SD 大鼠双侧卵巢切除后加低钙饮食3个月, 制备大鼠 骨质疏松模型。实验大鼠随机分为3 组, 每组12 只, 分别在实验大鼠的左侧股骨髓腔内单次注射辛伐 他汀溶液5 mg、10 mg, 对照组单纯注射空白载体。分别在术后1 个月及术后5 个月每组随机处死半数 大鼠(n=6)并取材。双能X 线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Micro-CT扫描并定量分析骨组织形态改变、骨生物 力学测试研究骨骼力学性能的变化。 结果 辛伐他汀局部注射后1 个月和5 个月, 辛伐他汀注射组的 骨密度、骨微结构参数如骨皮质厚度、骨小梁密度及连接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股骨髁及股骨颈的力学性 能明显高于对照组。单次注射辛伐他汀的局部骨强化效果至少持续5 个月, 对照组骨量则持续丢失, 力 学性能持续降低。 结论 疏松骨骼单次注射小剂量辛伐他汀可强效而持久地促进皮质骨形成及骨小梁 改建, 改善骨骼微结构, 增加骨密度及骨强度, 可作为强化局部、防治骨质疏松骨折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70年代Hirabayashi等[1]报道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简称单开门术)以来,该术式已广泛应用于治疗伴有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多节段退变性颈椎椎管狭窄的脊髓型颈椎病以及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经过长期临床随访观察,其在改善神经功能方面具有确切的效果[2]。但是,传统的单开门术由于对颈椎后方肌肉-韧带复合体造成破坏,术后出现明显的颈部轴性疼痛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术后长期疗效[3、4]。为了减少对后方结构的损伤引起相关的并发症,1991年日本学者大岛义彦等[5]报告了保留一侧附着在棘突上的后方肌肉韧带复合体的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我院骨科自2006年开始,对日本学者报告的术式进行了改良。现就我院开展的颈后路保留一侧肌肉韧带复合体的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的适应证、手术方法、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等做一简介,供广大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